新闻
学院新闻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财税动态2025年第1期

发布时间:2025-01-17 浏览次数:


2025年第1期(总第13期)

威尼斯wns8885556中国







刊首语

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财政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应充分发挥财政税收在国家治理中的基础性、支柱性和保障性作用,将财税体制、财税制度、财税管理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为反映国内外财税理论与实践最新成果与经验,促进财税理论研究交流,为财税实践提供工作借鉴,威尼斯wns8885556中国组织全院师生编写《财税动态》,每月一期,具体包括财税热点、学术观点、国际财税等栏目。




本期看点

财税热点

1、财政高质量发展成效国新办新闻发布会

2、财政部公布2024年财政收支情况

3、财政部:全国财政近年投入超5600亿 持续发力支持养老服务发展

4、守正创新 强基固本高质量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税务实践行稳致远

——全国税务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

5、国家税务总局最新增值税发票数据显示2024年四季度我国经济运行亮点

6、2024年1-11月支持科技创新和制造业发展主要政策减税降费及退税金额约2.3万亿元

7、我国水资源税改革首个征期平稳有序 效果逐步显现



学术观点


1、研发补贴与渐进式创新锁定:基于机器学习的专利文本分析

2、碳税政策、最优收入再分配与经济低碳转型

3、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机理及路径研究

4、财政空间约束下地方政府专项债的经济稳定效应

5、中国基层财政重点税源的分布、演变与建设

6、数字化提高税收遵从:来自秘鲁增值税电子发票的证据

7、对消费者服务支出的所得税抵免:一个解决增值税逃税的方法

8、税务审计的动态影响


国际财税


1、加拿大发布2024年秋季经济报告

2、澳大利亚颁布全球最低税法案

3、部分经济体财税动态


专家观点


1、学习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

2、资源税改革问题

3、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的出发点与路径逻辑


中财财税


1、财政运行综合绩效评价与地方政府财政支出效率实证研究——来自中国地级市的面板数据

2、增值税留抵退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与资源配置效率

3、创新激励与企业避税行为:来自中国的证据

4、一票否决与策略性减排:理解中国地方政府环境政策执行

5、在利用机器学习进行财务报表舞弊预测时应考虑的主要考虑:一项评论


财税热点

01

财政高质量发展成效国新办新闻发布会

国新办新闻办公室于2025年1月10日下午3点举行新闻发布会,财政部副部长廖岷,综合司司长林泽昌、预算司司长王建凡出席发布会,介绍财政高质量发展成效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媒体提问环节主要有21世纪经济报道、凤凰卫视、九派新闻、彭博新闻社等记者参与提问。财政部副部长廖岷先生围绕着大家都比较关心的财政运行状况、财政赤字率、财政政策在支持房地产市场方面、地方专项债项目等问题展开回答。

(文献来源:财政部网站,2025年1月10日,http://www.mof.gov.cn/zhengwuxinxi/caizhengxinwen/202501/t20250110_3951525.htm)


02

财政部公布2024年财政收支情况

2024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19702亿元,比上年增长1.3%。其中,全国税收收入174972亿元,比上年下降3.4%;非税收入44730亿元,比上年增长25.4%。分中央和地方看,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00436亿元,比上年增长0.9%;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收入119266亿元,比上年增长1.7%。2024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84612亿元,比上年增长3.6%。分中央和地方看,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支出40720亿元,比上年增长6.5%;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43892亿元,比上年增长3.2%。2024年,全国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62090亿元,比上年下降12.2%。2024年,全国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101478亿元,比上年增长0.2%。 2024年,全国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6783亿元,比上年增长0.6%。2024年,全国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3129亿元,比上年下降6.5%。

(文献来源:财政部网站,2025年1月24日,http://gks.mof.gov.cn/tongjishuju/202501/t20250124_3955083.htm)



03

财政部:全国财政近年投入超5600亿 持续发力支持养老服务发展

2025年1月9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就深化养老服务改革发展有关举措举行发布会,民政部副部长唐承沛和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农业农村部有关负责人介绍深化养老服务改革发展有关举措,并答记者问。近年来,各级财政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决策部署,加大投入力度,完善支持政策,深化改革创新,推动养老服务发展取得明显成效。一是加大投入力度。二是完善支持政策。三是深化改革创新。下一步,财政部门将认真贯彻落实《意见》精神,在以下三个方面持续发力。一是进一步加大投入。二是进一步深化改革。三是进一步提升效能。一方面,加强对养老服务领域财政资金的预算管理,强化绩效考核和财会监督,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使用效能。另一方面,指导地方进一步优化养老服务资源配置,完善公办养老机构的管理和运营机制,不断提升全社会养老服务资源的整体效能。

(文献来源:《中国财政》公众号,2025年1月9日)


04

守正创新 强基固本高质量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税务实践行稳致远

——全国税务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

2025年1月15日-16日,全国税务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总结2024年税务工作,分析当前工作形势,部署2025年重点任务。国家税务总局党委书记、局长胡静林作工作报告。会议要求,2025年全国税务系统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党对税务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高质量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税务实践为主线,以高水平建设效能税务为目标,以落实中央巡视整改为契机,以深化税务领域改革为动力,深入实施数字化转型条件下的税费征管“强基工程”,一体推进依法治税、以数治税、从严治税,更好发挥税收在国家治理中的基础性、支柱性、保障性作用,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贡献更多更大税务力量。

(文献来源:国家税务总局网站,2025年1月16日,https://www.chinatax.gov.cn/chinatax/n810219/n810724/c5237893/content.html)


05

国家税务总局最新增值税发票数据显示2024年四季度我国经济运行亮点

增值税发票是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发生时即时开具的,透过以现价计算的增值税发票数据可以精准及时反映不同企业、行业和区域经济的发展情况。国家税务总局公布的增值税发票数据显示,伴随去年9月26日以来党中央、国务院一揽子增量政策和前期已出台的存量政策持续落地显效,2024年四季度全国企业销售收入明显改善,经济运行呈现六方面亮点:第一,制造业发展提速,装备制造支撑作用较强。第二,新兴产业持续较快增长,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第三,生态环保服务稳步增长,清洁能源产业发展迅速。第四,设备更新稳步提速,消费品以旧换新持续向好。第五,基建投资回升,“两重”项目加快落地。第六,省际贸易持续畅通,统一大市场建设有序推进。国家税务总局相关负责人介绍,2024年四季度我国经济运行呈现一系列新趋势、新变化,系列政策有效提振了经营主体信心,增强了企业发展动能,促进经济明显回稳向好。

(文献来源:国家税务总局网站,2025年1月9日,https://www.chinatax.gov.cn/chinatax/n810219/n810724/c5237777/content.html)


06

2024年1-11月支持科技创新和制造业发展主要政策减税降费及退税金额约2.3万亿元

2024年以来,税务部门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落实好结构性减税降费政策,重点支持科技创新和制造业发展”的部署要求,优化服务与强化监管并举,助推税费政策红利精准直达快享。国家税务总局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前11个月,我国支持科技创新和制造业发展的主要政策减税降费及退税22979亿元,为培育新质生产力和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注入新动能。下一步,税务部门将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落实好各项支持科技创新和制造业发展的税费优惠政策,推动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更好助力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

(文献来源:国家税务总局网站,2025年1月7日,https://www.chinatax.gov.cn/chinatax/n810219/n810724/c5237705/content.html)


07

我国水资源税改革首个征期平稳有序 效果逐步显现

自2024年12月1日起,水资源费改税试点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实施。根据《水资源税改革试点实施办法》,水资源税可以按月、按季度或者按次申报缴纳。按月申报的企业,需要在每月1日—15日期间申报缴纳水资源税。目前,各地税务部门均已完成水资源税首个征期的各项工作。水资源税改革后,征收单位由原来的水行政主管部门变为税务部门。征收单位的变化也带来申报缴纳方式的变化。

(文献来源:国家税务总局网站,2025年1月23日,https://www.chinatax.gov.cn/chinatax/n810219/n810724/c5238043/content.html)

学术观点


01

研发补贴与渐进式创新锁定:基于机器学习的专利文本分析

该文通过构建异质性创新选择模型和利用机器学习技术对上市公司专利摘要进行文本挖掘,旨在探讨研发补贴如何影响企业的创新路径选择。研究发现,获得研发补贴显著提升了企业的渐进式创新程度,这一结论在多种检验下均保持稳健。进一步分析表明,这种现象的发生机制包括两方面:一方面,研发补贴扩大了已有技术的规模报酬并提高了新技术转换成本,强化了企业对现有技术范式的路径依赖;另一方面,企业为了规避政策风险或迎合地方官员偏好,主动选择了渐进式创新策略。此外,本文还探讨了分权制度对资本深化的影响及其机制,指出财政和金融分权在不同城市区位、等级和改革时段下的异质性影响。

(文献来源:孙雅慧,时省,彭飞,等.研发补贴与渐进式创新锁定:基于机器学习的专利文本分析[J].经济研究,2024,59(11):89-105.)


02

碳税政策、最优收入再分配与经济低碳转型

该文首先分析了碳税政策及其不同收入再分配政策对长期污染存量和长期产出的影响机制。随后利用中国数据对模型进行校准,并运用数值模拟方法分析了不同碳税收入再分配政策下各经济变量在低碳转型过程中的变化情况。研究结果发现,碳税政策能够通过减排效应、要素价格扭曲效应以及劳动力市场效应降低长期污染水平,改善环境质量,同时也会带来降低产出等一定的经济成本。劳动税补贴和消费税补贴政策具有“双刃剑”特性,而减排补贴政策则能够同时通过减排效应、要素价格扭曲效应以及劳动力市场效应降低长期污染水平并降低碳税政策的经济成本,具有“双赢”特性,是长期最优的碳税收入再分配政策。此外,在实施碳税政策向低碳经济转型的过程中,初期将存在短暂的“衰退期”,但随后会逐渐恢复,直到达到更高的长期水平。基于此,政策当局应根据经济转型的实际阶段,灵活调整碳税收入再分配政策。转型初期,劳动税补贴政策可能更有助于缓解经济压力;但随着转型的深入,应逐渐转向减排补贴政策,以推动环境质量的持续改善和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庄子罐,林博源,周上尧,等.碳税政策、最优收入再分配与经济低碳转型[J].财政研究,2024,(09):3-21.)


03

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机理及路径研究

该文指出,中国正处于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关键时期,而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有益于推动高质量发展、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对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重大意义。而与此同时,该文认为,当前我国财税体制也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对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支持力度不足,税收政策缺乏统一规划,法治体系待完善。二是传统税收制度仍未完全适应新发展要求,尤其在数字经济和绿色税收体系方面存在挑战。三是中央和地方事权划分仍有不清,财政关系还需理顺。四是财税政策在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上仍有不足,区域和收入分配差距问题突出。基于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系列改革建议,包括全面落实税收法定原则、规范税收优惠政策、完善新兴经济税收制度、建立健全绿色税收体系、优化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以及健全直接税体系等。

(文献来源:李旭红.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机理及路径研究[J].税务研究,2024,(12):5-10.)


04

财政空间约束下地方政府专项债的经济稳定效应

近年来我国专项债规模不断扩大,但对经济的拉动效果不及预期,其原因可能是地方不断压缩的财政空间约束了专项债的经济稳定效应。基于此,本文从地方财政空间角度提出专项债乘数动态演化规律假说,并计算了我国有效发挥专项债功能的财政空间阈值水平。研究结果表明,专项债总产出乘数受到地方财政空间的约束。若地方政府财政空间未超过阈值水平,发行专项债能够通过扩大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相反专项债的经济稳定效应会被削弱。特别地,在我国地方政府化解债务的要求和趋势下,城投平台资金投资专项债项目会影响专项债总产出效应。而当前,我国多数地方的多个财政空间指标已超过阈值水平,但经济大省的专项债经济增长效应和财政空间相对乐观,区域异质性明显。本文的研究从理论上揭示了财政空间与专项债经济增长效应的联系,并提供了我国财政空间影响专项债运行的实践证据,对地方政府专项债管理制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文献来源:杜爽, 邓磊, 牛梦茹. 财政空间约束下地方政府专项债的经济稳定效应[J]. 财贸经济, 2025,46(01):63-80.)


05

中国基层财政重点税源的分布、演变与建设

重点税源是各级政府税收收入的主要来源,是财政收入组织活动的重中之重。该文揭示了中国县区级财政重点税源的分布及演变特点,并探讨了税源建设活动的主要特征。基于2007-2015年全国税收调查数据库,该文测算发现,基层财政对前十大重点税源企业的依赖度处于较高水平,主要集中于批发零售业、基本民生行业、产品供销失衡行业和房地产相关行业。为此,该文以基层第一大税源行业批发和零售业企业为样本,采用精确断点回归设计检验了地方重点税源建设的主要行为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尽管第一大重点税源行业整体税负水平未出现明显变化,但纳税规模较大企业的税负水平出现了显著提升,且规模越大税负提升效应越强。本文研究结论不仅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解决当前基层财政紧平衡问题,且进一步挖掘了中国税收征管实践的重要特征事实,为中国税收治理的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新的视角。

(文献来源:席鹏辉, 栾瑨. 中国基层财政重点税源的分布、演变与建设[J]. 世界经济, 2024, 47 (12): 106-135.)


06

数字化提高税收遵从:来自秘鲁增值税电子发票的证据

该文通过分析秘鲁实施增值税电子发票(E-invoicing)的实践效果,为其他国家推行增值税电子发票制度提供了经验借鉴与思考。秘鲁自2014年起逐步推行电子发票,这一改革旨在通过数字化手段提高税收合规性和降低行政成本。研究利用秘鲁税收管理机构提供的详细数据,覆盖2010至2017年间所有注册支付增值税的企业。研究发现,电子发票的实施显著提高了企业的销售额、购买额和增值税负债报告,平均增幅超过5%。这一积极变化主要体现在小型企业和合规率较低的行业,如建筑和商业服务。这表明电子发票通过减少逃税机会和提高税务监管效率,有效提升了企业的合规行为。然而,值得注意的是,企业可以利用更多的增值税进项抵扣抵消电子发票改革带来的额外税负,这表明单纯依靠电子发票可能不足以全面提高税收收入。此外,改革宣布后,一些企业选择退出市场,可能的原因是电子发票的合规成本带给他们过高的税负。

(文献来源:Matthieu Bellon, Era Dabla-Norris, et al. Digitalization to improve tax compliance: Evidence from VAT e-Invoicing in Peru. 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 2022,210)


07

对消费者服务支出的所得税抵免:一个解决增值税逃税的方法

德国政府实施了一项个人所得税抵免政策,鼓励消费者在购买消费品时索取发票,以此促进企业遵守增值税规定。这项政策自2003年起实施,允许家庭在支付与家庭相关的服务费用时,如烹饪、清洁、园艺、儿童和老人护理等,可以从个人所得税中扣除一定比例的费用。2006年,政策进一步扩展,将工匠服务纳入优惠范围,允许家庭在房屋翻新、维护或现代化改造上的支出享受税收抵免。这些措施旨在通过提供直接的财政激励,促使消费者索要正规发票,从而在B2C交易中留下第三方记录,增加逃税的难度。研究显示,这项政策对增值税的合规性产生了显著影响。研究发现,引入税收抵免后,报告销售额以及报告销售额与投入的比率均有所上升。表明约有四分之一到一半的税收收入增长与逃税行为的减少有关。虽然德国的这项政策也带来了一定程度的个人所得税收入损失,但总体上这项税收抵免政策是一个成功的案例,它展示了如何通过激励消费者提高增值税B2C阶段的税收合规性。这一政策不仅有助于减少逃税行为,还可能对劳动力市场产生积极影响,例如促进从非正规到正规的就业转变。

(文献来源:Thiess Buettner, Boryana Madzharova, Orlando Zaddach. Income tax credits for consumer services: A tool for tackling VAT evasion. 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 2023,220)


08

税务审计的动态影响

鉴于自我评估申报的收入往往更难以核实,因此纳税申报存在明显的不合规风险。为遏制此类不合规行为并追缴流失税款,英国税务海关总署(HMRC,即英国税务机关)每年都会实施严格的审计工作。HMRC的审计主要分为两类:“目标审计”(亦称“业务审计”)与“随机审计”。前者基于不合规风险的预估来选定纳税人,而后者则是从全体纳税人中无条件随机抽取样本,旨在确保每位自我评估的纳税人都面临一定的审计概率,并在此过程中收集预测因子的统计信息,为后续的目标审计提供数据支持。本研究借助了一个涵盖超过53,000份纳税申报表的随机审计样本,深入探讨了税务审计对纳税人长期合规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在审计后的五年内,审计显著提升了申报的纳税额度,且这一正面效应在较为稳定的收入来源中更为持久。值得注意的是,仅当纳税人被发现存在错误时,他们才会对审计作出积极反应。审计所带来的总收入增长中,有60%至65%直接源于纳税人申报行为的改变。通过拓展传统的理性税收逃避模型,本研究发现,审计所揭示的信息能够有效约束纳税人未来的错误申报行为。

这些发现强调了税务审计的动态效应,并指出审计资源的分配应更加合理。在选择审计目标时,应充分考虑纳税人的申报行为反应。此外,研究结果还为制定最优的重新审计策略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对于自雇收入和股息收入而言,其动态影响在大约四年后逐渐消失,因此,在此时间段内对相关个人进行重新审计显得尤为合理。相比之下,养老金收入的影响似乎至少持续八年,这意味着对这些个人的重新审计频率无需如此频繁。同样,纳税人对审计策略变化的反应也必须纳入考量范畴。

(文献来源:Advani, Arun, William Elming, and Jonathan Shaw. The dynamic effects of tax audits.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2023,105)

国际财税

01

加拿大发布2024年秋季经济报告

2024年12月17日,加拿大财政部发布了2024年秋季经济报告,旨在降低加拿大国民日均成本、增加投资机会以及保护就业和经济。其中,与税收相关的主要措施如下:

(1)个人所得税。①加拿大残障人士津贴免税;②提供增强型农业碳税补贴,对于农业四口家庭每户额外退还360加元;③扩大合格小企业股份(ESBC)处置投资收益结转的期限和范围,将资产最高结转价值增加至1亿加元;④对非盈利组织的报告行为进行收费,增加行业透明度。

(2)企业所得税。①修订小型企业的碳税补贴制度,对拥有少于20名职工的小企业,按照20名职工的支付标准进行退税;②实行投资税收抵免,包括:对电动汽车(EV)供应链投资至少1亿加元的企业,适用10%的供应链投资税收抵免;若省或特区发布了2050年净零排放能源路线图且将收益支付给纳税人,则区域内国企适用电力投资税收抵免;扩大清洁氢能投资税收抵免的范围;③优化科学研究开发税收激励项目;④恢复商业投资的加速投资激励;⑤恢复资产即时折旧方法,对用于加工制造、清洁能源发电、能源保护的机器设备及零碳排放车辆,一次性扣除全部费用。

(3)其他。对于国民日用品(杂货、餐饮、服装等),实行为期两个月的商品服务税(GST)和统一销售税(HST)免税。

(文献来源:加拿大政府网站,原文链接如下:https://www.budget.canada.ca/update-miseajour/2024/home-accueil-en.html)


02

澳大利亚颁布全球最低税法案

2024年12月23日,澳大利亚财政部正式颁布《2024年税收(跨国—全球和国内最低税)征收法案》(以下简称“征收法案”),旨在实施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支柱二中关于大型跨国企业的最低税立法。

征收法案明确了全球最低税制度应用的详细规则,包括全球收入损失的计算、经调整有效税额、有效税率、安全港等。根据该法案,全球年收入达到或超过7.5亿欧元(约合12亿澳元)且在澳大利亚经营的跨国企业,将需缴纳15%的全球最低税和国内最低税;收入纳入规则(IIR)和国内最低补足税(DMTT)自2024年起生效,低税支付规则(UTPR)自2025年起生效。

早在2024年7月,澳大利亚向议会提交了一揽子全球最低税立法草案,以构建全面的国际税法律框架。其中,“征收法案”与《2024年税收(跨国—全球和国内最低税)法案》,以及《2024年财政部法律修订案(跨国—全球和国内最低税)(相关)法案》共同组成了澳大利亚最低税立法体系,三个法案均于11月在议会顺利通过,并在12月获得御准,正式产生法律效力,标志着澳大利亚在全球最低税立法领域取得重大进展。

(文献来源:IBFD数据库,原文链接如下:https://research-ibfd-org-443.webvpn.cufe.edu.cn/#/doc?url=/data/tns/docs/html/tns_2024-12-24_au_1.html)


03

部分经济体财税动态

(1)俄罗斯。12月11日,俄罗斯财政部宣布正在进行分析工作,以评估是否需要根据支柱二全球反税基侵蚀(GloBE)规则对国家立法进行微调,俄罗斯将在2025年中期就税收立法是否需要修改以及以何种形式修改做出最终决定。(2)日本。12月20日,日本执政联盟公布了《2025年税收改革方案大纲》,其中包括实施全球最低税的时间表。执政联盟宣布将于2025年提交低税支付规则(UTPR)和境内最低税的立法草案,并计划在2026年4月或之后开始的财年实施。执政联盟还表示,日本暂时不会将金额B规则引入国内法,而是选择采取观望态度。(3)泰国。12月26日,泰国在《皇家公报》上公布《补足税紧急法令》,对大型跨国企业征收15%的全球最低税。新法律以OECD支柱二全球反税基侵蚀(GloBE)示范规则为基础,自2025年1月1日起生效。泰国税务局将负责根据OECD制定的征管指南,对《补足税紧急法令》提出补充法律并制定适当的操作指南。(4)中国香港。12月27日,中国香港地区在宪报刊登《2024年税务(修订)(跨国企业集团的最低税)条例草案》,并于2025年1月8日在立法会完成了一读。根据该草案,收入纳入规则(IIR)和香港最低补足税(HKMTT)适用于2025年1月1日或之后开始的财年,而低税支付规则(UTPR)将于财库局局长指定的日期实施。(5)巴西。12月30日,巴西总统签署第15.079/24号法律,该法案以OECD的合格境内最低补足税(QDMTT)规则为基础,跨国企业必须在财年结束后的第七个月的最后一个工作日之前缴纳税款。根据此项新法律,巴西行政部门必须在2025财年向国会提交一份引入IIR的立法提案。

(文献来源:荷兰财政文献局(IBFD)数据库、阿里研究院“全球数字经济财税金融动态” )

专家观点

01

威尼斯wns8885556中国校长马海涛教授提出深入学习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

马校长指出:2024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的关键之年,也是我国经济在复杂多变的内外部环境中迎难而上、奋楫前行的重要节点。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坚持稳中求进,精准施策,通过一系列增量政策提振市场信心,为经济稳步回升和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尽管如此,我国经济仍面临内需不足、风险积累、新旧动能转换等挑战。站在新征程的历史关口,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将为经济发展注入强大动力。马海涛校长从“加力提振消费投资 准施策扩大内需”“以财税体制改革为抓手 深化多领域改革”“加强经济安全支撑 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 “强化民生保障 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等几个方面展开了详细的论述。

(文献来源:《中国财政》公众号,2025年1月7日)


02

威尼斯wns8885556中国院长樊勇教授论述了资源税改革问题

樊勇教授表示,全面推行水资源费改税,可以有效运用税收杠杆调节企业用水方式,鼓励企业通过节水改造和技术创新提高用水效率。水资源税改革,从制度设计上来讲,不会增加最终端的居民和企业正常生活生产用水负担。自2024年12月1日起,水资源费改税试点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实施。根据《水资源税改革试点实施办法》,水资源税可以按月、按季度或者按次申报缴纳。按月申报的企业,需要在每月1日—15日期间申报缴纳水资源税。

(文献来源:国家税务总局网站,2025年1月23日,https://www.chinatax.gov.cn/chinatax/n810219/n810724/c5238043/content.html)


03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代志新教授提出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的出发点与路径逻辑

2023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谋划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这是应对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变化的重要举措。2024年7月,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为这轮财税改革提供了方向性指引。这一系列部署集中应对了地方政府财力不足、基层财政乏力等问题,并为完善宏观经济治理体系提出了具体路径。在国家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关键时期,这轮财税改革的任务不止于解决短期问题,还意在夯实国家治理基础。

(文献来源:人大财税研究所公众号, 2025年01月15日)

中财财税

01

马海涛等在《威尼斯wns8885556中国学报》2025年第1期发表《财政运行综合绩效评价与地方政府财政支出效率实证研究——来自中国地级市的面板数据》

自2018年起,我国各地级市相继启动财政运行综合绩效评价工作。本文以全国地级市2012-2021年的面板数据为基础,运用多期双重差分固定效应模型对财政运行综合绩效评价给地方政府财政支出效率带来的影响展开实证研究。结果显示,财政运行综合绩效评价能够显著提高地方政府财政支出效率。同时,财政运行综合绩效评价主要借助财政透明度以及政府行政成本发挥作用,进而实现对财政支出效率的提升。在进一步研究中,本文深入探讨了财政压力水平、财政竞争程度分别与财政运行综合绩效评价和财政支出效率之间的影响关系。本文不仅为理解财政运行综合绩效评价在不同情形下的地级市中,对提升财政支出效率的作用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也为其进一步推广与完善提供了具有参考价值的政策启示。


02

卢国军等在《世界经济文汇》2024年第6期发表《增值税留抵退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与资源配置效率》

本文将中国2018年退还部分行业增值税留抵税额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运用2016—2020年全国企业税收调查数据和双重差分方法,实证考察了留抵退税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以及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本文发现,留抵退税显著提升了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相较于非试点行业的企业,留抵退税试点行业的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平均提升约3.01%,并且政策效果在不同企业、不同行业和不同地区存在差异。机制分析表明,留抵退税可能通过现金流效应、研发效应和投资效应三个渠道影响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再者,留抵退税还可以提升资源配置效率,并且效率的改进主要发生在服务业和资本密集行业中。


03

项君怡等在《Economic Analysis and Policy》2025年第85卷发表《Innovation incentives and corporate tax avoidance: Evidence from China》

本文将2016年的R&D费用加计扣除政策改革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考察了创新激励政策对企业避税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加计扣除政策的实施显著增加了企业的避税程度。同时,当企业受到创新激励政策的待遇时,企业会增加投资,这些支出超过了企业所得到的优惠待遇,导致组织内部资金短缺。因此,为了获得更多的资金,企业采取了更多的避税活动。此外,研究发现扩大政策覆盖面和提高政策优惠都增加了企业的避税行为,并且这种影响在现金持有量低、规模小、非国有或财务约束高的企业中更为明显。本文的研究结果揭示了企业在实施创新激励政策后的行为转变,有助于加深对创新激励政策实施后企业行为的理解。


04

刘金科等在《Local Government Studies》2025年第51卷发表《Veto and versatile: understanding the local implementation of environmental policies in China》

地方政府是否有效地执行环境政策对于成功应对全球环境挑战至关重要。然而在发展中国家,这一挑战可能更为突出,因为这些国家的政策优先事项通常是经济发展,而且政治问责制度不发达。本研究以中国地级市政府为研究对象,对地级市政府实施环境绩效评估政策的情况进行了调查。基于2005 - 2015年的地级市样本和差分估计,我们发现EPAP有效地减少了污染排放。但是,污染减排效果只在评估年出现,而在非评估年没有出现,这表明在城市层面上的环境政策实施存在机会主义。机会主义的实施行为在减排任务较高的城市和市长缺乏环境工作经验或专业知识的城市更为明显。


05

林东杰在《IEEE Access》2024年第12卷发表《Key Considerations to be Applied While Leveraging Machine Learning for Financial Statement Fraud Detection: A Review》

财务报表舞弊是资本市场中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严重影响着资本市场的整体健康与稳定。近年来学者们开发了几种基于机器学习的FSF预测模型,本研究对这些模型进行了系统的综述。首先文章分析了样本和数据预处理,重点讨论了数据源、训练集和测试集的拆分、不平衡样本、跨期FSF、零值和缺失值的处理等关键问题。其次从结构化数据和非结构化数据两个方面综述了FSF预测模型的研究现状。现有研究呈现出两个显著特征:数据从结构化格式扩展到非结构化格式,方法从传统机器学习演变到深度学习方法。再者对FSF预测模型的有效性进行了评价。最后本文指出利用多样化的数据、深度学习和大型语言模型可以显著提高预测模型的性能,并且要建构一个共享开放的FSF数据库,以促进该领域的研究。


审核:温来成、樊勇